• 首页 通知新闻 新闻动态 正文
    “数智赋能,强国有我”金融学院暑期学习实践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6日 15:24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3级金融学(智能金融与区块链金融)暑期学习实践队,由学院(研究院)缪丹老师带队,赴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轨道交通载运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展场景化教学社会实践。走进一线学习理解新时代科技自立自强对中国高铁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铁路外交”正在走上快车道,赢得多国支持,在铁路建设方面,中国有着举世瞩目的优势,从无一寸高铁到高铁里程世界第一,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在奋斗路上书写着华章。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暑期学习实践队走进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轨道交通载运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实地学习和调研中国高铁发展历程,了解科技创新对轨道交通装备的重要推动,本次场景化教学实践以都四项目(都江堰至四姑娘山沿线)的实地学习考察为案例,学习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历史,认识我国科技创新的新格局。实践学习小组以分组讨论、小组研习资料、案例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在研究所、实验室与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场景化学习。

    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轨道交通载运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原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客车空间设计、环境设计、外观设计、客室设计、司机室设计、工业设计、三维动画、系统化设计整合创新、交互体验、空间体验、结构工程、人因研究、人因工程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参与项目200多项,落地生产80余款,覆盖城市30余座,覆盖全球12个国家的综合交通体项目。

    实验室王春琦老师为同学生动讲解了国内轨道交通事业从追赶到领跑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如今的自主创新、领跑全球,中国高铁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案例学习环节,实验室以都四项目作为学习任务,为同学们提供了都四项目学习材料和展板,小组成员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分析总结轨道交通项目在推动地区发展、民族团结、脱贫攻坚中的作用,都四项目(都江堰至四姑娘山沿线)是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参与设计的国内首条以齿轨作为运行轨道的轨道交通项目,被誉为民族团结的桥梁、脱贫攻坚的示范、绿色发展的典范。总投资超200亿元,项目建成后,乘客可坐齿轮轨道车,游虹口、汶川、卧龙直至四姑娘山。串联山地旅游资源与国家高速公路和铁路干线,改善景区外部交通条件,吸引旅游客源,满足沿线居民出行需求。是四川省首个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能解决沿线群众出行难等问题,带动小金、汶川、卧龙等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该项目在四川资阳进行了样车落地,获得CCTV1和CCTV2同步报道。

    小组总结环节高然冉谈到,轨道交通看似朴实又寻常,一条又一条线路的背后是张张文化底蕴。都四项目不仅促进了文旅,更是将外地游客带进去,促进了文化交流,将四姑娘山人们的手艺带出来,带向世界。于本地人而言,都四项目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扩大手艺的知名度;于世界而言,多了一种文化的涌现,实现了脱贫攻坚,促进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从不是说说而已,它在文化交流、民族团结中切实地发挥了重大作用。

    项目设计落成的过程有多次艰难的探索,王老师勉励同学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广泛涉猎数字科技行业信息,了解科技发展前沿,勇于探索,勤于践行。张鹏在小组分析总结时谈到,这次实地调研对我来说是段宝贵且难忘的经历。我看到了都四项目组成员在面对技术难题时的勇往直前,在科技创新前沿的不懈奋斗以及脱贫攻坚的坚定决心。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深知科技创新的路上充满艰难险阻,但我愿以他们为榜样上下而求索,献身于科技创新,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此外,同学们还在实验室体验了一把VR虚拟场景中的未来地铁客车,实验室戴明亮老师给同学们调试VR设备,设置未来智慧客车的虚拟场景,同学们带上VR眼镜,拿起控感器,体验了一把未来地铁空间。陈科屹在体验后谈到,西南交通大学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研发的未来智能地铁列车,让我看到了未来轨道交通的无限可能。智能化、数字化、人性化和绿色化的设计理念,不仅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更体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这让我们更加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勇攀高峰,就一定能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学生感悟


    何沁说,这次的实践学习,我深切了解到我国轨道交通的非凡成就。从最初跟随英法美等轨道交通技术先进国家的步伐,到如今实现自主研发、勇攀高峰、技术领跑全球。尤为影响深刻的是都四铁道的创新之举,它巧妙地运用齿轨作为行进轨道,这一设计不仅精准对接了复杂山地的实际需求,更前瞻性地融入了旅游元素,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既满足了交通出行的功能性,又带动了沿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此外,“智轨”、悬挂列车等前沿轨道技术的亮相,是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生动体现。我们深刻感悟到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发展、激活周边经济潜能的强大力量,是未来青年不可偏离的轨道。

    田苏黎在结束后写下了自己的感想,访西南交大人机环境系统设计研究所,深感国之重器辉煌。轨交电力领先,新能源汽车驰骋。“十四五”蓝图展,新型工业铸辉煌。从国内重要通勤线路的高效迅捷,助力国之经济发展;到风景名胜观光列车的沉浸体验,携手当地居民脱贫攻坚;到跨国交线的驰骋交融,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再到主题列车的新颖巧思,以青年之智为国之科技贡献青春力量……百年变局,科技为舵。吾辈当立鸿鹄志,科技报国,强国有我!

      (初审:缪丹 骆岭 杨瑶 | 复审:蒲明 谭敏 | 终审: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