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院所介绍 院所简介

    中国金融研究院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起源于1925年创建的光华大学商科,1978年成立金融学专业,1979年成立金融系,1981年获批货币银行学硕士学位点,1990年获批货币银行学博士学位点,1996年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1997年金融学被评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属重点学科,2002年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综合排名全国第一,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获批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历史上曾涌现出了何高著、曾康霖、何泽荣、刘锡良、殷孟波等一批著名学者,培养出一大批杰出校友,为中国金融行业和金融教育界做出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中国金融研究院的前身是1986年设立的金融研究所,2000年通过全国竞争选拔、经专家评审成立了教育部金融学唯一的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并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共建。2022年,西南财经大学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完善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学院+研究院”“两种建制、一体建设”的学科发展模式,在原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基础上组建中国金融研究院。首任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为刘锡良教授;现任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为王擎教授,曾康霖教授、刘锡良教授任荣誉院长。

    中国金融研究院下设中国特色金融理论创新研究中心、金融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保险发展研究中心、资本市场研究中心。拥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111计划”----金融安全与发展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研究院有全职教师约60人,其中教授占29.8%,副教授占45.6%。入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项目或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者39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6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名,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颁发的“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名、“金融学杰出教师奖”获得者1名,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优秀教师”1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名;四川省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11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名,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2名,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3名。

    研究院拥有金融学硕士和金融学博士两个办学层次,设有博士生创新培养项目(北京)。在校金融学学术硕士 240余人,金融学博士100余人。研究院大力发展科教融合,创新科研--教学一体化运行机制,着力培养研究型高层次人次。

    研究院长期以宏观金融、金融安全、转型金融、金融学说等为学术特色,“十三五”建设期间进一步聚焦“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领域,产出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重要学术成果,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自成立以来,共发表论文800余篇,出版专著8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奖项30余项,包括孙冶方金融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主持各类纵向课题2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等重大重点项目10项;《百年中国金融思想学说史》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一等奖,“金融风险与安全”系列专著产生较大影响。

    研究院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工作,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金融发展。近年来在金融安全领域的研究卓有成效,持续发布《中国金融安全报告》并成为有较大影响力的非官方权威报告;承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委托《美国金融安全审查制度研究》、中国建设银行委托项目《新金融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等重要横向研究课题70余项;受政府部门委托牵头编制《四川省金融业“十四五”发展与改革规划》,承担《关于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思路及战略路径研究》等重要项目20余项;成立“财商研究中心”和“中国投资者教育团队”,大力推进金融学科普教育和投资者教育等工作;50余份咨政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机构采纳或领导人批示;在各种媒体上发表专题文章200余篇,接受采访或被报道次数达百余次。研究院先后入选“中国核心智库”、“CTTI来源智库”、“中国大学智库100强”,已成为中国金融智库的重要力量。

    研究院不断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与“一行两会”、国家外管局、审计署等政府部门合作课题研究;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艾默里大学、波士顿大学等学者合作学术研究;与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合作成立“国际政治与金融安全智库”;打造了国际宏观金融会议、中国金融安全论坛和中德货币政策会议等重要学术交流平台,积极推动金融学科发展和对中国金融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中国金融研究院将持续延伸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传统优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创新性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充分发挥金融学和多学科交叉优势,探索重大金融问题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理论构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