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通知新闻 新闻动态 正文
    【百年西财金融智库】第一届智能金融论坛暨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第十九届)在京召开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06日 10:50

    2024年12月1日,第一届智能金融论坛暨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第十九届)在京召开,论坛的主题为“智能金融、地缘政治变局与金融安全”。本次论坛由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和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联合主办,由智能金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奇安信集团、教育部金融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联合承办。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名誉院长刘锡良,金融学院、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罗荣华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论坛开幕环节由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区域国别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王玉荣主持。

    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常务副市长、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顾问、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理事长屠光绍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的主题非常有意义,既是我们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又关系到未来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在实现金融强国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的问题。金融科技、数字金融和AI大模型等一系列新兴技术带动智能金融不断发展,更为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他衷心地期待本次会议在智能金融和金融安全方面的讨论与分享取得丰硕成果,相信大家的智慧一定会对整个智能金融的发展产生积极和重要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荣休学部委员周弘指出,本次会议将智能金融同国际政治和国际金融等领域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讨论,意义非常重大。评估智能金融自身发展规律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评估地缘政治对这一进程的干扰、阻挠和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在当下都是十分重要的。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原副理事长、西北大学原校长王忠民认为,AI和金融的发展进程应该形成发展与安全相统一的逻辑。我们要把AI金融的发展和AI安全规则、数字化生成规则、数字资产确权规则、数字资产交易规则、数字资产服务的普惠规则紧密地结合起来。智能金融大发展进程中,安全必须成为其基本制度和规则的重要基础。只有这样,智能金融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时代、服务于国家和服务于人民。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擎强调,智能时代呼啸而来,数据价值在金融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算力的提升与算法的迭代,大幅提高了社会与经济运行的效率。我们需要拥抱科技进步,同时也要进行合理的监管与引导。另外,我们在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需要进一步攻坚克难,取得更大的进步。智能化大发展的趋势必将催生新的国际规则与秩序,我们还要在全球智能化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王擎副校长作为主办方代表,向与会嘉宾介绍了西南财大近期在智能金融领域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理事齐向东指出,安全是确保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底线要求。金融安全构成了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它是经济稳定与健康发展的基石,所以确保金融安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具有战略性和根本性的影响,是关乎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任务。他认为本次论坛汇聚多元视角,集结多方力量,通过不同领域视角的思想碰撞,一定会引领我国金融安全迈向新高峰,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论坛致辞环节后进入专题研讨环节。本次论坛设有三个研讨专题,分别为“面向2035地缘政治变局与金融安全”“智能金融和金融安全”“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安全”。30余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山东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华信永道、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等单位的兰敏  罗荣华学者参与了研讨。

    (初审:倪灵运 骆岭 杨瑶 | 复审:董青马 谭敏 | 终审:兰敏  罗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