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通知新闻 新闻动态 正文
    金融计量与金融工程研究所举行教学经验交流会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1年10月13日 19:12

    2021年10月12日,金融计量与金融工程研究所在格致楼627A会议室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和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对所担任的课程内容和教材进行交流。

    交流会上,朱光伟老师就所担任的《金融经济学》课程进行了分享。朱老师认为,在传统的授课内容基础上,应该有机融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使学生懂得中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以及历次重要改革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突出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蒋宇翔老师本学期担任《投资学》课程。蒋老师认为在授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发挥课程育人作用,“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潘志远老师本学期担任博士生《高级金融计量分析》、国际硕士生的《金融衍生工具》和本科生的《金融计量学》,学生的基础差异很大,因此潘老师认为在授课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除了讲授技术分析工具外,潘老师还有目的地融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金融领域的改革历史。他认为只有清楚了这一段波澜壮阔的改革史,学生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增强家国情怀。

    廖小赛老师教授的课程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廖老师要求在课堂中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金融、统计人才。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他们运用概率与数理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王鹏副主任做最后的总结发言。他强调让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设计、大纲、教案中,不生硬、不牵强。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