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观点| 金融时报2022年1月7日:美联储会议纪要“鹰”声嘹亮 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
美联储2021年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纪要释放鹰派讯号——将加速加息,随后缩表跟进。受此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首当其冲的是美股大幅下跌,美债迎来新一轮“抛售潮”。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方明1月7日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联储加息预期上升将给汇市带来波动。一方面,美联储超预期大幅加息后,美债收益率将进一步上涨,缩小境内外利差,跨境资本流出,将推动新兴市场货币有所贬值;另一方面,美元指数有望受美联储加息和美国经济复苏的支持而上涨,从而给其他货币汇率带来一定的贬值风险。
原链接:
https://www.financialnews.com.cn/hq/cj/202201/t20220107_236937.html
方明观点| 21世纪经济报道2022年1月11日:世行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新兴经济体面临“硬着陆”风险
世界银行在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称,面对新冠病毒变体的“新威胁”以及不断加剧的通胀、债务和收入不平等,未来两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方明1月11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奥密克戎毒株的快速传播增加了疫情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另一方面,美联储加息举措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将成为2022年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风险。长期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形式并不乐观,发达经济体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速趋于放缓,而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潜力相对较大,相较之下未来可能呈现高增长趋势。同时,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2022年全球通胀可能在美联储首次或者第二次加息后见顶回落。值得注意的是,尤为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的国家在美联储加息的影响下,或面临偿债压力加大,甚至债务危机。
原链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1756195473229252&wfr=spider&for=pc
方明观点| 金融时报2022年1月18日:阿根廷加息靴子落地 拉美新兴经济体加快货币政策转向步伐
迈入2022年,新兴市场央行正面临更大货币的政策压力,部分央行选择以加息抵御疫情造成的高通胀,以及应对美联储政策转向带来的溢出风险。1月,阿根廷中央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由38%上调至40%,打响了拉美新兴经济体今年加息的第一枪。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方明1月18日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预测,今年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出现前紧后松的情况。由于通胀压力和美联储政策转向,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在前期可能会出现加速紧缩的情况。但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确认,尤其是加息确认,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将进一步加剧,新兴市场不可避免受到波及,届时新兴经济体可能会放松货币政策或者维持前期货币政策不变。
原链接:
http://eecdf.org/Listsunshine.aspx?600-631-12420-4.html
方明观点| 金融时报2022年1月19日:全球贸易复苏再添强劲动力
近年来,部分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令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势头受阻。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率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10个成员国生效。RCEP的生效将有力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后疫情时代经济的恢复和增长。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方明1月19日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具有开放包容性的RCEP生效后,对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带来强大动力,将会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标杆,帮助部分发达国家重塑对全球贸易的态度,并提高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安全性。RCEP涵盖了一系列推动贸易数字化、降低信息流动成本以及促进电子商务环境良性发展的有力举措,同时,借助RCEP提供的机遇,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原链接:
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8156401_28236_jrsb.html?app=1&source=1
方明观点| 金融时报2022年2月11日:美联储“鹰”姿尽显 金融市场严阵以待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通胀水平的持续攀升,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正式开启加息,美联储也频频释放出“鹰”派信号,对金融资产走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方明2月11日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美国金融市场可能遇到的价值重估压力和美国退出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及其经济周期尚无法恢复正常,预计美联储今年加息3次至4次,并且主要集中在前三季度。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已使美股遭受了一波挫折,后续美国疫情发展、经济稳定情况以及加息频率和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速度均会影响美股走势。美国股票市场的泡沫积聚与破裂可能带来重大影响。而对于债券市场,美国债券市场基准变化将导致美国和全球债券市场的重新估值。
原链接:
https://h5.newaircloud.com/detailArticle/18297736_28234_jrsb.html?app=1&sourc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