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师资队伍 正文
    姜凌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17日 14:39

    姜凌,男,现为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西南财经大学重点研究基地世界经济与国际货币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兼职中国美国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理事;四川省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荣誉称号。2012年并被聘为四川省政府研究室特约专家。

    教育背景:

    1982年7月四川财经学院政治经济学系毕业获经济学学士。

    1998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系毕业获经济学硕士。

    2002年3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1年10月至1993年11月,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应用经济学访问学者,比利时蒙斯大学博士研究生。

    2002年3月至9月,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高级访问学者。

    主持或独立完成并出版学术专著: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际收支失衡及其应对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基于区域国际货币合作视角的研究》(约25万字),主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论》(约45万字),主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4.《当代国际货币体系与南北货币金融关系》(约22万字),独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5.《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南北经济关系》(24万字),独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完成与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21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和战略调整及其影响(01AGJ005),”2001-2006,(主研)。

    2.校管“十五”“211”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论”,2003-2006(主持)。

    3.校管课题:“经济发展与汇率制度安排的比较研究(04Z24)”,2004-2005(主持)。

    4.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课题:“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与四川对外开放(“十五”规划2005年度),”2005-2007,(主持)。

    5.教育部课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06JA790091)”,2006- 2011(主持)。

    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对策研究》(08BJL045),”2008-2012,(主持)。

    7.四川省政府2012年重点课题:《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对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报告),2012,(主持)。

    8.四川省政府2013年重点课题:《四川加快构建内陆开放高地研究》(研究报告),2013,(主持)。

    9.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经济区域一体化与南北经济关系研究》(15BJL070),2015— ,(主持)。

    此外,还先后主持完成“九·五”“211”、“十·五”“211”、“十一·五”“211”课题多项。

    部分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除另注明的,其他均为独立完成):

    1.经济周期与我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失衡(论文); 《世界经济研究》2016年2期。(第一作者)CSSCI。

    2.“贸易开放、技能溢价与工资差距” (论文); 《世界经济文汇》2014年6期。(第二作者)CSSCI。

    3.“WILL CHINA’S LOCAL DEBT CRISIS BREAK OUT? EVIDENCE FROM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NG PRACTICE”, July, 2014. (第一作者)

    4.“贸易开放、地区收入差距与贫困:基于CHNS数据的经验研究”(论文); 《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3期。(第二作者)CSSCI

    5.“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消费一基于我国31个省(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 论文);《投资研究》2013年1期。(第一作者)CSSCI

    6.“服务外包对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升级的作用机理”(论文);《经济学家》2011年12期。(第一作者)CSSCI

    7.“全球失衡原因:基于“恒久收入一一生命周期假说”与国际分工的视角”(论文);《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2期。(第一作者)CSSCI

    8.“全球化与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研究述评”(论文);《经济学动态》2011年1期。(第一作者)CSSCI

    9.“美国投资银行业的无清偿能力风险分析”(论文);《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5期。(第一作者)CSSCI

    10.“加入WTO对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基于微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论文);《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3期。(第一作者)CSSCI8.

    11.“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国高储蓄率问题研究”(论文);《投资研究》2010年1期。(第一作者)CSSCI

    12.“中日创新及国际贸易效应比较分析—以专利为例的实证研究”(论文);《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5期。(第一作者)CSSCI

    13.“金融危机中的衍生工具——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危机视角的思考” (论文);《经济学家》2009年5期。(第一作者)CSSCI

    14.“信用等级转移问题讨论综述”(论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2期。(第二作者)CSSCI

    15.“The stability of RMB Exchange Rate and its Perfection of Present Exchange rate Mechanism”;《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 Sept 2007,Volume 1. Canada (论文;加拿大)(第一作者)。

    16.“G—3国家汇率波动与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论文);《财贸经济》2007年7期。(第一作者)CSSCI

    17.“越南银行业: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领域” (论文);《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7期。(第一作者)CSSCI

    18.“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产业转移与结构优化效应——以四川省为例的分析”(论文)《天府新论》2007年第2期。(第一作者)CSSCI

    19.“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对外经济贸易效应——以四川省为例的分析”(论文);《西南金融》2006年第10期。(第一作者)CSSCI

    20.“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若干问题”(论文);《金融研究》2005年8期。(第一作者)。CSSCI

    21.“Theories of target zones and realignment of RMB (currency of china) exchange rate”;《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2004,11. UK(论文;英国)。(第一作者)SCI

    22.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创新》(研究报告);《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2003卷;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23. “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当代国际货币体系的矛盾”(论文);《西南金融》2004年8期。CSSCI

    24.“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国际本位货币”(论文);《经济学家》2003年4期。CSSCI

    25.“试析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汇率机制创新”(论文);《财经科学》2003年2期。CSSCI

    26.“汇率目标区理论与人民币的汇率机制改革”(论文);《经济评论》2003年2期。(第一作者);CSSCI

    27.“正视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论文);《重庆日报》2003年1月7日,第三版。

    28.“试析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的南北经济关系”(论文); 《世界经济文汇》1999年第5期。 CSSCI

    29.“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中的南北经济关系”(论文);《财经科学》1999年第5期。 CSSCI

    30.“试析国际货币金融制度改革”(论文);《经济学家》1999年第4期。 CSSCI

    31.“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下跨世纪的南北经济关系”(论文);《世界经济》1999年第3期。CSSCI

    32.“人民币国际化—跨入新世纪中国金融行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文);《金融与经济》1999年第3期。CSSCI

    33.“跨世纪南北经济关系的回顾与展望”(论文);《财经科学》1998年第4期。CSSCI

    34.“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论文);《世界经济》1997年第4期。CSSCI

    35.“关于中西方宏观经济比较借鉴的若干问题”(论文);《世界经济研究》1990年第5期。CSSCI

    36.“关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认识”(论文);《财经科学》1988年第7期。CSSCI

    37.“浅析国外商业贷款的合理利用”(论文);《国际经济合作》1988年第6期。CSSCI

    38.“苏联引进外资和技术的特点”(论文);《国际经济合作》1987年第2期。CSSCI

    39.“略论出口生产体系的市场应变力”(论文),《财经科学》1986年第5期。CSSCI

    40.“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地域变化的新趋势”(论文);《世界经济》1986年第7期。CSSCI